日期:九月三十日
時間:約一時正
地點:何文田廣場附近小巴站
人物:一名吳姓班主任 (下簡稱吳)、三名老師、眾學生
起因:
吳與另外三名老師出外午膳
經過:
吳正前往何文田廣場,途經小巴站,巧遇學生,回頭打招呼,再回頭,一照面,卻撞上......燈柱。
結果:
眉角流血,血沾襯衣。學生擔心,老師緊張。
感受:
樂極生悲,並體會老師、學生對吳的關懷。
.
2010年9月30日星期四
2010年9月29日星期三
2010年9月26日星期日
2010年9月25日星期六
2010年9月24日星期五
給母親梳頭髮好詞佳句
請同學將詞語及佳句抄寫在筆記簿上(須開新頁書寫,並將頁面分成兩欄)
周末功課提醒:
1.周記 (28/9)
2.中文應用練習簿改正 (28/9)
3.中文書 1.12 (1) (NL)
4.中文默書改正並家長簽署 (28/9)
5.抄寫筆記(好詞佳句) (NL)
下堂仍請攜帶《語文學習手冊》、朗讀篇章及評分量表。
謝謝!
注意:如有遺漏,以課上老師交代者為準。本回是特別提醒,交代功課一般仍於課上進行。
2010年9月22日星期三
2010年9月21日星期二
2010年9月20日星期一
升大學
增加本地大學學額
資料顯示:
本地大學學額在2007年的時候只得14500個,其中可能還包括外國及內地生、依non-Jupas方式報考的考生,實際有多少學額給本地生,不得而知。或許只得10000個也說不定。
另一項值得關注的數據是,大概只有18%適齡青少年入大學。換句話說,五個之中,不足一個成功入讀大學。那即是說,就算你本來是BAND 1學生,是全港首33%的學生,就算你的成績在升大學階段仍然是BAND 1,大學仍要淘汰45%的BAND 1學生。
2009年中學會考考試統計資料
資料顯示:2009年度中學會考,有11135人的六科成績總積點超過19分。11135已可能略多於留給本地生的大學學額數量。那麼,我們可以想像,如果中五會考生提前考大學的話,至少也要19分才可以,哪怕是最容易入的學系。19分,即是說至少1B、5C了。
假定中學文憑試給5*、5、4等等的比率大致與中學會考相若;也假定大學學額確實只得10000個,沒有增加;也暫時不理會,HKDSE其實比會考讀的科目少,但比會考科目深的事實,要讀大學,每一科的目標至少得全部科目C級,即4等或以上,並有一科B級,即5等。
其他參考資料:
八大入學要求 / 特別入學要求的學系 香港中學會考歷年報考情況及成績統計
資料顯示:
本地大學學額在2007年的時候只得14500個,其中可能還包括外國及內地生、依non-Jupas方式報考的考生,實際有多少學額給本地生,不得而知。或許只得10000個也說不定。
另一項值得關注的數據是,大概只有18%適齡青少年入大學。換句話說,五個之中,不足一個成功入讀大學。那即是說,就算你本來是BAND 1學生,是全港首33%的學生,就算你的成績在升大學階段仍然是BAND 1,大學仍要淘汰45%的BAND 1學生。
2009年中學會考考試統計資料
資料顯示:2009年度中學會考,有11135人的六科成績總積點超過19分。11135已可能略多於留給本地生的大學學額數量。那麼,我們可以想像,如果中五會考生提前考大學的話,至少也要19分才可以,哪怕是最容易入的學系。19分,即是說至少1B、5C了。
假定中學文憑試給5*、5、4等等的比率大致與中學會考相若;也假定大學學額確實只得10000個,沒有增加;也暫時不理會,HKDSE其實比會考讀的科目少,但比會考科目深的事實,要讀大學,每一科的目標至少得全部科目C級,即4等或以上,並有一科B級,即5等。
加油,4D!共同向著大學的目標奔去。
其他參考資料:
八大入學要求 / 特別入學要求的學系 香港中學會考歷年報考情況及成績統計
2010年9月17日星期五
2010年9月12日星期日
2010年9月3日星期五
訂閱:
文章 (Atom)